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其他类型> 1980大倒爷的发家之路> 第43章:思路决定未来(1/4)

第43章:思路决定未来(1/4)

    对于第一个问题,马玉林还真有自己的详细计划。

    他把长宁县和巴川县两个县的国营厂梳理了下。

    长宁县国营石料厂以前都是靠陆运到省城长洲。

    总距离六百多公里,主要是弯弯绕绕绕了不少的路程,而且其中还有很多的山路,特别不好走。

    导致运费很贵,到达长洲的货运单价是每吨七块多。

    如果通过巴川县码头走水运的话,路程可以缩短两百多公里, 时效性更强,单价也可以更加便宜。

    以前大家吃大锅饭,没有人会去核算这个成本的问题,因为合作的货运公司也是国营,就算价格高点也是兄弟企业赚了,没有人在意。

    但现在呢?

   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行双轨制,地方的县级国营厂被冲击的很厉害。

    厂长也是有生存压力的,肯定会缩衣节食,考虑成本问题。

    只要石料厂改用水运的话,货运成本可以节约一大截!如果再联动他们长宁的一些煤矿业务,他们的业务不可想象!

    三条铁皮货运船,远远不够用!

    还有,他还可以和长洲的一些大企业合作,然后把他们的产品集中,一起运送到巴川县码头,以巴川县码头为点,扩散至周边的县级市等等。

    这样他们的船返程也不至于会放空!

    如此一算,利润不可想象!

    周丽娟的第二点,马玉林也做出了解释。

    看似他做了一个非常笨的决定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他很聪明。

    他知道,巴川县码头的客运权也会承包出去。

    李海超必然会想办法拿到手。

    到时候他又会通过自己的关系,然后把客运权改成成货运权,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。

    邓光耀对马玉林有人情欠着,一直想还了。

    如果马玉林答应了他今天给的条件,那么这个人情邓光耀就等于是还了。

    当李海超给他压力的时候,邓光耀也不会再顾及人情的事。

    一旦人情没还,邓光耀肯定会因为心里愧疚,到时候帮自己顶一顶拒绝改货运权。

    人脉嘛,就是靠各种欠人情维系着,马玉林深谙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