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其他类型> 秦时小说家> 第447章 天人三问(2/5)

第447章 天人三问(2/5)

妙悟之,无论是学说道理,还是己身修行,都有极大精进。”



    公都子颔首而应。



    “中庸之道,臻至天人,止于至善,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,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”



    “唯天下至诚,为能尽其性,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,能尽人之性,则能尽物之性,能尽物之性,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可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可以与天地参矣。”



    “祖师当年问道家祖师而语,伏念未敢忘也。”



    伏念又是一礼,缓言而出,此语乃是儒家的天人合一,参悟极致,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,只可惜,数百年来,妙悟其境者,鲜矣。



    “师尊,可有言语教我?”



    得此言,伏念牢记心中,数息而后,再次问道。



    “数百年来,儒家虽为显学,但却不被列国君王所用,你可知其道理?”



    公都子轻语。



    “礼乐崩溃,德仁不显,霸道不张,知行不在!”



    伏念沉吟数息,而后应语。



    “儒家如何方能传承亘古?”



    公都子看着伏念,再次深深颔首,而后请问之。



    “三纲八目为根,内圣外王为里,兼百家之学,融精义之言,化知行之道,施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者,由此,儒家可传承亘古!”



    伏念思忖片刻,拱手又是一礼,深深拜下。



    “哈哈,儒家有你,我很满意。”



    “昔者,道家庄周有言:夫大块载我以形,劳我以生,佚我以老,息我以死,故善吾生者,乃所以善吾死也。百家之学,唯有道家之学可称微言大义。”



    “伏念,为师走了,儒家交给你了!”



    三问三答,公都子余愿了解,心中再无牵挂,而后,面上朗声而笑,双手自合儒家之礼,目视前方,周身一股股柔和的浩然之力涌动,玄光扩散。



    迎着伏念那颇为不忍的神情,摇摇头,随意轻语,刹那间,浑身上下所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