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历史军事> 寒门宰相> 一百五十二章 买卖(2/6)

一百五十二章 买卖(2/6)

能全怪二嫂。”十七娘为王氏分辩了几句。吴氏道:“话不能这么说,长嫂也是书香门第出身,但她却在母亲面前一直谨小慎微,甚连诗词也不写了。你二嫂啊!平日在家中怕也只有你能与她说得上话。”十七娘道:“我平日与二嫂也就说些诗词文章的。”吴氏道:“母亲不喜欢二嫂,你切不可与她走得太近。”“晓得了。若我是母亲肚子里出来的,就没这嫌疑了。”吴氏急道:“你终身大事握在母亲身上,你这时需再三谨慎,要知道明年这时候你的婚事也就差不多定了。”“你可不要学我,当初爹爹与公公交情好就定下婚事,我初嫁时也是满心欢喜,以为是如意郎君。但是嫁后方知你姐夫整日喜好摆弄金石,收藏古籍,研究些典章掌故,他是有才华,然于应举却丝毫不热心,平日只作个样子来糊弄公公罢了。”“日后公公一卸职,他在汴京就无法安身,只能跟着回颍州去。就算官家开恩,荫了官怕也是志不在仕途上。这挑夫婿,唯视才华与志气,缺一不可。这些年看了公公门下那么多人,独曾子固最值得称道。”十七娘问道:“曾子固?是啊,他文章倒是很好,尤其是策论。”吴氏看了一眼十七娘道:“十七……”十七娘笑道:“姐姐,我知道,你不必拿自己的事来告诫我。我心底早有分寸了!”“分寸?”十七娘道:“我最欣赏如今京中两位主母,一位是梅公(梅尧臣)之妻谢氏,每当窃丈夫与客人的谈话,她就在屏风后窃听。等客人走后,谢氏再与梅公品评人物,分辨贤愚。梅公不但不非议,反赞其妻性识明而知道理。”“还有一位则是姐姐的婆婆。内臣曾有言欲搭至欧阳公,间语与她,她却言道,此朝廷事,妇人何敢预,且公未尝以国事语妻子。”吴氏问道:“一个言外事,一个不言外事,有何不同?”“能则言,不能则不言。”汴京寒雪。马上就要到了年末了。这时候官家会下一道圣旨赐予诸军班薪炭。至于太学生则没有薪炭。事实上自胡瑗离去后,朝廷对太学的补助已是比原先少了许多。李觏如今管勾太学,虽说也有与几位博士,直讲拿出钱来在膳食上贴补太学生。但李觏没有胡瑗的号召力,薪俸也不如,与判国子监的吴中复不睦,以至于太学里贫寒学生日子愈加难过。今年太学里柴薪钱没办法支给,这时候只好各斋想办法出钱贴补。太学进士十斋,每斋都有光斋钱。太学生释褐为官后,都要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