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6章 回去前的准备(2/4)
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,内地的经济就像一片等待开垦的处女地。杨开深知,目前内地还没有太多民营资本的身影,街头巷尾多是一些小摊贩在进行着简单的倒买倒卖生意,整个商业环境还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。而那些国际大资本,傲慢地对内地的改革不屑一顾,他们还没有看到这片土地所蕴含的巨大潜力。
杨开心中清楚,这正是他进入内地投资的绝佳时机。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的机会在向他招手。他可以在内地建立现代化的药厂,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。他的药厂将生产出高质量的药品,填补内地市场的空白,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。
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,陕省白河县杨家庄。如果他能回去投资建厂,不仅能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,还能给乡亲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。那些曾经为他四处奔走、把他从投机倒把办解救出来的乡亲们,他们的生活将会因为他的投资而发生巨大的改变。
杨开站起身来,走到办公桌前,拿起笔在纸上开始写写画画。他在计算着投资的成本、可能的收益以及需要的时间周期。他知道,虽然内地有着无限的机会,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基础设施相对薄弱,这可能会影响到药厂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;专业人才虽然有高校在培养,但数量和质量可能还不能完全满足他的需求;还有市场的消费观念,人们是否能够接受他的新药品也是个未知数。
这时,杨文敲门走了进来:“杨总,您在忙呢?”
杨开抬起头:“嗯,刚刚和办事处的李主任谈完回内地投资的事,我正在考虑一些细节。”
杨文好奇地问:“杨总,您真的决定要回内地了吗?现在内地的情况可不像江岛这么发达啊。”
杨开笑了笑:“正因为不发达,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。你看现在国际上那些大资本,他们鼠目寸光,看不到内地的潜力。我可是从内地出来的,我了解那里的人和土地,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,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。”
杨文敬佩地看着杨开:“杨总,您真是有远见。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呢?”
杨开看着纸上的那些计算和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