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都市言情>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> 第183章 我弟是钱进(2/9)

第183章 我弟是钱进(2/9)

涤卡中山装,戴着厚眼镜,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着,表情严肃,带着审查档案时特有的冷静审视。

    另一位是位三十多岁的女同志,齐耳短发,脸型微圆,虽然也尽量绷着,但眼神还让她感到温和一些。

    三张面孔后,是堆积如山的待安置人员档案袋,无声地诉说着这份工作的沉重压力。

    钱夕按照昨晚的预演,进门先鞠躬问好,落落大方做自我介绍,将下乡地点、年代和回城情况做了清晰介绍。

    中间那位表情最严肃、国字脸、戴着黑框眼镜的考官显然是主考。

    他没有寒暄,目光在钱夕脸上停留几秒后,开门见山:“钱夕同志,基本情况登记表我们看过了。长白山林场十年,初中学历。嗯。请坐。”

    钱夕再次微微鞠了一躬:“谢谢领导安排。”

    然后她才在门边一张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坐下三分之一的位置,腰背挺直,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,努力抑制着身体的微颤。

    考官们按照流程问了几个问题:

    家庭情况。

    下乡时候的成绩。

    认为返城知青安置工作的难点在哪里。

    钱夕都按照魏雄图、魏清欢提前梳理好的方向,尽量清晰、简洁、实事求是地做了回答。

    她没什么漂亮话,但胜在态度诚恳,说到返城生活的艰难和孩子问题时,情真意切,按照魏清欢的指导去获取领导们的同情。

    结果主考官听了后眉头便皱了起来,最后说:

    “钱夕同志,前面几个问题,你的回答中规中矩啊。”

    他抬起头,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直视着钱夕,语气平淡却极具压迫感:

    “我现在要问你一个关键性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你通过了我们的招录,成为了我们知青安置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,以你的能力和位置,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返城知青的就业安置问题?”

    这是送分题。

    钱夕来精神了。

    昨晚魏雄图给她设置过这道考题。

    于是她按照魏雄图编写的答案,开始分析国家政策、开始联系海滨市现实、开始井然有序又文采斐然的进行假大空回答。

    结果她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