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9章:荀子(1/5)
已经六十二岁的荀况,正在教导自己两个年轻的弟子。韩非是韩国的公子,但他天生在口齿方面,有些不便。所以,在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后,他直接低下头沉思了起来。旁边的李斯却恭敬的询问,“我听孟子说:‘人性本善’!”“为什么老师您却说它是恶的呢?”荀况告诉他,“因为善恶之分,本就是以人的角度,区分出来的东西。”“人之恶也,同于禽兽。”“人与禽兽初生之时,是没有道德观念的!”“但是人之所以为人、为君子,是因为人可以从祖先处学习智慧,从而明了人和禽兽的不同。”人之性恶,其善者,伪也!此“伪”者,不是伪装的意思,而是取“人为之”之意。人一出生,自然有其天性。然而随着长大和接受教育,学会了区分好坏,便生出“伪”来。“这也是为什么诸夏君子,不与四周蛮夷相混杂的缘故。”蛮夷没有接受过君子的教育,没有得到过智慧的启迪,所以他们出生时跟禽兽一样,长大了也跟禽兽一样!“我明白了!”李斯点了点头,觉得自己念头通达。旁听的孟轲也猛然一惊,询问何博,“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调!”“这是哪位大家呢?”因为鬼神这几十年来,时常待在高原上,减少了对人间的关注,相应的,也连带着阴间的死鬼不能从鬼神这边及时得到关于人世的消息。所以孟轲这些死鬼,对荀况的身份,并不了解。何博说,“这是儒家新一代的大师啊!”商鞅忍不住嗤笑,“儒家的人,开口就是人性恶,真是出乎我的意料!”仗着活人看不到自己,他就对着韩非李斯指指点点起来,“我看这两个小子,可不像儒家的仁义君子!”“倒有我的两分影子!”人的言行举止,还有内心的思想,都不免影响到他的面相。就像商鞅,身为卫国公子,从小锦衣玉食,容貌本是俊美的。但因为成天板着一张脸,说话做事非常的倔强,所以看上去便多了许多刻薄来。现在,这位名为荀况的老者,还有几分儒家君子的敦厚谦和,但他教导的两个弟子,却没什么温文尔雅了。“好啦好啦!”何博注意到孟轲动了动眉毛,显然是又要掀起一场新的腥风血雨,当即出来阻止。“我之所以带你们来这边,就是为了让你俩跟荀况论述一下道理,缓和双方的矛盾。”他指着浑然不知情的荀况,对二鬼说道,“这个人,是旧天命结束之前,儒家最后的大宗师了!”“你要这么说,我怎么可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