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 第三轮招股(2/3)
,但不能赌钱,赌花生都可以。而这几天,前来‘存钱’的人络绎不绝,周兴高带人做起‘向导’和‘保镖’。当然陈光良的身手,在这一代也算有点小名气,所以倒没有宵小敢窥觊。更何况,陈光良每天都会把钱存入银行,并不会放多少在长江车行。“李先生”“嗯....周哥,你们的动作很快嘛,这里已经差不多搞好了!”“都是大家齐心协力”“嗯,不过你组织能力也不错。”“您过奖了”李超下班后,来到长江车行的基地,虽然番瓜弄这片臭烘烘的,但他现在一周也会来两三次。毕竟长江车行的生意,已经超过他的工作收入很多。长江车行一个月盈利近三百大洋,李超所占的权益约三成,那就是足足九十个大洋,已经远远超过他的收入和其它外快。故此,李超已经将长江车行视为自己的重要事业,并倾尽全力帮助其发展。“李兄,你来得正好,我有事给你谈.....周哥,你去让秀英多准备一双筷子。”“好的,陈先生”在办公室里落座后,陈光良才说道:“李兄,我最近在这片区域搞集资,以三成利向番瓜弄的街坊邻居借钱,收获不少。所以,很快又要发起新的一轮招股扩张。你这边,要不要去想想办法,也借一些钱来入股,不然我就只能给你C项目的半成干股。”哪怕李超不投钱,陈光良也承诺给他半成干股,可见李超的重要性。李超虽然不是交通科的主管人员,但他们同事也会帮衬,上司也会照顾,这就是他的人脉关系网。好比‘江北大亨’顾竹轩的发家史一样,他曾经在巡捕房做过,所以他后来辞职开车行,那些巡捕就会给他方便。同理,李超所在的交通科,权利更大。李超顿时很受感动,‘干股半成’是陈光良认可他的证明,不过他不是那种人。“我明天就开始筹钱,三五百大洋应该不是问题。”“好,那到时候我们再合计合计!”陈光良知道,要抓紧时机,否则后面就很难发展。更不要说,整个租界的不到一万个牌照,交通科最多也就百来个的‘小金库’,而李超能替长江车行拿下的,怕是不会超过100。所以当长江车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,就只能在市场上拿牌照,亦或者停止发展。不过陈光良认为,一辆黄包车的牌照,它的升值潜力在六百大洋左右(实际在1932年高达750)。所以,有时候购买牌照也是一种生意,可以进行炒卖。不一会,李超便在长江车行一起吃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