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其他类型>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> 第311章 公报私仇(2/6)

第311章 公报私仇(2/6)

起来.”

    沪市的纺织女工,属于‘全国的名片’,北方的纺织业,最近几年也邀请一些沪市纺织女工去带头,起到很好的工厂生产效应。

    陈光良说道:“嗯,那么接下来就是重庆工厂了,麻烦李董事继续筹备。”

    李升伯点点头,说道:“我尽快启程去重庆,组织筹备工厂。”

    重庆工厂,目前已经进入建设阶段,而纺织设备方面,已经在英国订购一批,再加上沪市仓库的纺织设备,肯定是在上半年机器到位。

    六人聊了一阵,讨论新丰纺织厂的发展问题。

    香格里拉饭店的三名股东——陈光良、严智多、方椒伯,正在开会。

    陈光良首先说道:“去年,香格里拉饭店的业绩再创辉煌,获得利润50万元。目前香格里拉饭店的账户上,躺着62万元的现金流。我的一件事,分红60万大洋。”

    严智多疑问道:“留那么少的现金流?”

    一直以来,香格里拉饭店的生意都非常好,旅馆部入住率都在90%以上,饭店部也是时常爆满,更是成为上海滩的名片。

    但香格里拉饭店没有负债,从开业起就没有过负债,利润每年也在40~50万大洋,非常的赚钱。

    回报率之高,也实属罕见。

    陈光良说道:“够了,毕竟香格里拉饭店还在赚钱,这次分红后,我也打算卸任总经理,交给高志超、李新力等人管理。”

    方椒伯主动说道:“既然如此,那我这个董事长位置,也应该你来坐,毕竟谁不知道你是香格里拉的灵魂。”

    陈光良赋予香格里拉的东西,是一种高尚、尊贵的文化,称之为‘灵魂’不为过。

    他摇摇头,说道:“我只担任常务董事即可,后续我可能时常不在沪市,所以积蕃只管担任董事长,有事您也能照看一下。”

    方椒伯有些疑问,但终究没有多问——为什么时常不在沪市。

    作为商界的人,很多人都知道陈光良最近两年在投资香港、重庆,大家还是有些不理解,为什么陈光良做出这种安排,毕竟沪市才是真正的最好环境。

    事后。

    严智多单独询问陈光良:“光良,你到底是怎么想的,听说上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