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五章 《难波京条约》,提刀上洛(3/6)
听为虚眼见为实,在没有亲眼见到的情况下,他们自然不认为明军真的是一个个天兵天将,反而觉得这是个推翻室町幕府的机会。
下克上的传统便是起源于镰仓幕府时期,发扬于室町幕府时期,流行于战国、江户乃至于近代。
室町幕府南征北讨,打服了很多地方大名。
但面服心不服的大名多的是,第一个站出来的便是美浓守护土岐赖康。
土岐赖康就是向后小松天皇他爸射箭的土岐赖远的侄子,因为土岐赖远没有子嗣,他继承了美浓国守护。
当年土岐赖远就是被足利义满他爹的幕府所杀,因此双方有血仇。
在得知足利义满投靠大明之后,顿时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,振臂一呼,提刀上洛。
他甚至学曹操搞了个天皇手诏,假传诏书,邀请天下大名共讨明军以及足利义满,匡扶日本国。
一时间响应者云集。
除了被杀得胆寒的西南沿海岸十多个藩国没有响应以外,几乎整个日本的大名守护全都积极参与,带齐人马,前往美浓会盟。
事实上即便是那些被杀得胆寒的藩国当中,也有一些不怕死的武士阶层带上刀剑出发了。
小日子人民族性格极端矛盾,《菊与刀》中说他们“既温文尔雅又残忍暴虐,谦虚谨慎与鲁莽自大并存,驯服本分与桀骜反叛并存,保守自恋与崇洋媚外并存,自卑不安与野心勃勃并存。”
很多武士哪怕见识过明军强横,但大明的出现几乎打击了整个武士阶层。如果足利义满幕府完全接受明军的条件,那么他们以后将成为矿奴,再也不能作威作福。
这对于武士阶层来说,是不能接受的事情。
所以得知天下大名要集结人马,讨伐明军,自然也是群起响应,纷纷前往。
很快。
到了大明洪武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,无数武士在各大名、家主的带领下,抵达了越前国的松原,对平安京虎视眈眈。
室町幕府时期,日本人口约数百万左右,到战国初期,约七百万,到战国后期,约有一千二百万。
这是因为南宋与日本交流频繁,传入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与先进农具过来,包括两熟的占城稻,大大提高了生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