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五章什么?陈九四他能命令齐王?(2/9)
就是八王行述。
此乃太祖皇帝给的权利,当年太祖皇帝为了制衡权相,就给了外地藩王一个绕过丞相机构的权利,当然太祖皇帝为了怕这些藩王故意扰乱朝廷,也给了这个权利一个约束。
那就是这件事必须是六位王爷一起联名上书,这才能直接上大天听,让皇帝直接看见。
直接绕过丞相。
当时叫做六王行述,不过后来随着发展,皇帝越来越多,而皇帝们都有私心,就会给他们的儿子封为亲王,帮着自己老爹镇守天下。
外加还有一些军功太高,无处安放,就只能封王。
如此一来,让地方藩王愈加多了,数量一度达到了二十余个,一人一个,基本就能把天下瓜分了。
而这时就要想办法提高奏疏的门槛。
这时地方藩王集团,跟朝廷丞相集团就看开始撕逼,从最开始的六王,丞相就说要最少二十个王爷一起上述才行。
双方争执不下,最后打到了皇帝那里。
皇帝在谋臣的建议下,做出了一个规定,最少八位王爷一起联名上书才行,而且这八位王爷,必须要有一位实权王爷牵头。
什么叫实权王爷,比如汝阳王,镇压江南五路,八十一府,他就是主力王爷,因为他手下的地盘之内,还有其他王爷的存在,而且手里还有帝国一个主力军团,如白鹿军。
同样的主力王爷,还有西北的齐王李思齐。
以及主管京城宝象军团的孛罗帖木儿,他虽然没有王爷投降,可是他本身的地位,就是按照地方藩王来处理的,所以这种八王行述。
必须是一个主力王爷,外加七个有些权利的实权王爷,再加上一些边角料王爷,比如鲁王,就是与边角料王爷,兵不过万,也就是仗着祖宗的庇护,才有进入之成就。
当然了这样王爷在朝廷依旧有一定的权利,尤其是在皇帝那里,不论如何这些王爷都是太祖的后裔啊。
而现在宝象军主孛罗帖木儿躲在京城,甚至跟脱脱穿一条裤子,肯定不会起这个头,来行使八王行述。
而汝阳王自身就被关在京城,也没办法使用这八王行述。
那么唯一有资格发起八王行述的,只有西北齐王,李思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