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渡与自渡,坐而论道!(4/5)
下斑驳的光点,映照在他袈裟上,更显庄严。一旁的黄月英见状,轻轻眯眼:“道友的解释,我颇为赞同。”她语气清脆,带着一丝“研究者”特有的严谨。“每个人的‘心’不同,其‘苦’亦不同,所需的‘渡’自然也不同,因此,自渡才是根本。”她说话时,目光在陈朵和解空大师之间来回移动,似乎在比较着两者理念的异同。竹林间的微风拂过,带来一丝清凉,也吹动了几片竹叶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一直关注着二人论道的周圣,此时也忍不住开口。“在下觉得,陈朵姑娘和解空大师的见解都很有道理!”他虽然并非“绝顶”,却也从中悟到了不少道理。“我道门有云,‘我命由我不由天’,这与‘自渡’的理念,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。”他顿了顿,目光深邃,仿佛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哲理,已然进入了一个悟道的玄妙之境。“‘渡’,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、自我探索的过程,最终达到‘天人合一’的境界。”“嗯……”“阿弥陀佛!”解空大师听完,双手合十,诵了一声佛号,他语气平和,带着一丝释然。“施主所言有理!”此修行之世,并非是谁修为高就一定占据了绝对的“道理”,修为低微之人,有时也会有乍现的灵光,同样值得汲取。而周围的“绝顶”们也纷纷点头,表示认可与同意。“的确……”“我的‘道’,便是如此!”而经过一番思考,陈朵也点了点头,平静地说道,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。“渡人与自渡,如同这阴阳两面,互为表里,不可分割!”她抬手,指尖轻触面前的一片竹叶,指尖下,竹叶的纹理清晰可见。“我渡他人,便是解开他人心结,亦是解开自身执念,他人之苦,亦是我之苦,解他人之苦,亦是解自身之苦!”诸葛孔明轻摇羽扇,嘴角含笑:“道友所言极是,每个人的‘心’都不同,正如这世间的花草树木,各有其形,各有其态。”“所以,‘渡’的方式也各有不同,最终指向的,都是‘明心见性’,找到属于自己的‘道’!”他眼神明亮,目光落在陈朵身上,带着一丝赞赏。而直到这是,解空大师捻动佛珠的手指终于停了下来,缓缓抬头,似又有新的领悟:“陈施主所言,实乃大智慧。”他语气庄重,带着一丝敬佩。“佛渡众生,亦是如此,众生皆苦,佛陀以慈悲为怀,渡众生脱离苦海,最终亦是达到自身的圆满!”陈朵再次双手合十,向解空大师回礼:“大师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