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历史军事> 三国:我,神谋鬼算李伯川> 第1511章 确实不错(1/4)

第1511章 确实不错(1/4)

    对于前线来说,眼下最至关重要的,自然就是与安息罗马的战事,而对于后方大汉来说,眼下最至关重要的,就是酝酿了将近一年的科举考试!



    事实上,



    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,前线打的如此激烈,后方还能安安稳稳举办如此大规模科举考试的朝代,几乎是凤毛麟角,从这一点上来看,也能知晓现在的大汉在国力上到底处于一个多么强横的状态,



    这一次的科举考试,由荀彧和庞统两人出题,在阅卷的公平性上,李忧也提出了不少的改良建议,包括糊名誊录,这种在宋代盛行的制度,提前一步就被李忧给拿了出来,



    当然了,



    最主要的原因是,现在的大汉,学堂数量还是太少,因此尚且不用分化乡试、殿试等层层递考原则,只需两轮便能大体上做出决策,



    第一轮,



    便是州郡内的统一考试,荀彧和庞统甚至会根据当地的具体民生情况,选择专属于各地的命题,在第一轮筛选过后,分为甲等和乙等,乙等考生,长安会派出负责人到当地负责考察,也就是所谓的面试,过了之后,便会酌情将其下派为官吏,



    而甲等考生则会在通过之后汇聚到长安,由荀彧和庞统两位主考官亲自考察,而这些人,肩上的担子也就会更重一些就是了,



    这里面,



    还有各种各样的细节,究其根本,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性,



    当然了,



    对于女官的选拔,难度可能会稍微低一些,并且只有一轮筛选,毕竟在目前这个年代,女子读书确实还不盛行,能够供女子读书的,基本上全是富庶之家,



    说实话,



    大汉这么多人口,能够参加这个考试的女子人数,估计都过不了千,而在这其中,张飞闺女的实力绝对是名列前茅,因此最后她的通过,确实也在众人的预料之中就是了,



    但实际上,



    这种对公的考试,不管是荀彧还是庞统,都没有丝毫的放水,加上李忧的糊名誊录第一次问世,确实也没什么人能够想出作弊的方法,<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