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一零七章 求生于外(1/5)
自从晋王起兵失败、圈禁于府,晋王府上下便战战兢兢、谨小慎微,虽然陛下宽厚仁爱既往不咎,可晋王以及府中上下又怎能当做那些事没发生过?
陛下固然宽厚,念及手足之情不予追究,可朝堂上下盯着晋王的眼睛不知有多少,以往可以放过,但若是以后被揪住把柄,谁还能保证晋王安然无恙?
一旦晋王被落实谋逆之罪,阖府上下都将遭受牵连,谁也活不了……
而如今,除去那依旧战战兢兢、谨小慎微之外,更多了几分悲伤、凄凉。
陛下准许诸王就藩于外、封邦建国之时,阖府上下虽然极力忍耐、却各个满心欢喜,只觉得这等朝不保夕的日子终于熬到了头,只要跟着殿下去往封国,岂不鸡犬升天?
封国之主虽然与大唐皇帝相比天壤之别,但是对于府中这些仆从、内侍、禁卫、宫女们来说差别并不大,即便晋王谋逆成功、当了皇帝,他们这些人所能享受的也极其有限,总不能区区一个管事便去往六部当差吧?
狐假虎威、颐指气使,大抵也就这样了。
所以在这些人眼中,晋王到底是做大唐皇帝还是封国之主实则差距不大,只要是在晋王做主的地方,大家便足以享受荣华富贵。
然而等到殿下向陛下自请封邦“天南之岛”,阖府上下全都懵了。
“天南之岛”?
“罗娑斯”?
那是什么地方?!
晋王府上下再也忍不住了,赶紧四下打探,等到知晓“天南之岛”的具体情况,用一句“如遭雷噬”才能形容上上下下之心情,都认为晋王殿下大抵是疯了。
这已经不是自我放逐了,简直就是自寻死路!
或者,是陛下暗中施加压力、逼得晋王不得不去往那等南天之尽头?
毕竟谋逆造反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是死路一条,唯独陛下对晋王施与宽仁、既往不咎,简直匪夷所思、不可思议。
是否有可能陛下如此只是做给天下人看,谋求一个“宽厚仁爱”之美名,实则心底里的怒火一直藏着,如今借由“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