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历史军事> 天唐锦绣> 第二一零零章 推卸责任(1/5)

第二一零零章 推卸责任(1/5)

    御书房内,刘洎匆匆而来。



    “陛下,御史中丞孙处约弹劾吏部枉顾法纪、私相授受,弹劾太尉插手授官、卖官鬻爵,弹劾奏疏刚刚送抵中书省,还请陛下定夺。”



    将奏疏递到李承乾手中,刘洎束手立于御案一侧。



    李承乾放下手中毛笔搁于笔山之上,接过奏疏先瞅了刘洎一眼,这才展开奏疏,一目十行。



    放下奏疏,起身来到窗前地席跪坐,招手让刘洎上前,示意内侍奉上香茗。



    呷了口茶水,李承乾问道:“此事,中书令怎么看?”



    刘洎手里捧着茶水,道:“郭孝恪之事,当年的确未有定论,功过赏罚皆在帝心,并无不妥。可先有长孙家、再有郭孝恪,此事便脱离了个例之范畴,无论如何处置都会引起朝野瞩目,更会被视为陛下施政之纲领……陛下当慎重处置。”



    李承乾喝着茶水,心底不满。



    这就是刘洎与房俊之最大不同。



    房俊接收到了自己的意愿,马上就能做出决断,无论长孙家亦或郭孝恪都是“先斩后奏”,但这其中非但没有半分嚣张跋扈、目无君上之意,反而主动承担责任。



    宽恕长孙家也好、厚待郭孝恪也罢,都能体现一个“仁”字,这是李承乾意欲给自己贴上的标签。



    但是自己主动提及,未免有设计之嫌,而被动处置,则更能彰显“仁爱”之本质。



    主动与被动,其间差距有如天壤之别,效果不可同日而语。



    而刘洎看不出其中的手脚吗?



    自然看得出的,帝国宰辅的智慧不容小觑。



    但他还是选择置身事外、不背责任,将主导权交由他这个皇帝,从而使得房俊之手段几乎告吹。



    心念电转,李承乾颔首,道:“愿闻其详。”



    刘洎一愣,明白着的道理,何须“其详”?



    但既然陛下询问,他也不能推脱,仔细斟酌着说辞,道:“郭孝恪兵败西域固然未有定论,却也从未有过‘殉国’之肯定,吏部于中枢尚未做出决断之前准许郭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