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五十章 改弦更张(2/5)
反骨仔背叛世家门阀,岂非自掘根基?
更有甚者,会否让其余世家门阀怀疑这是山东世家故意为之,进而对山东世家群起反击?
这件事做了,张行成便里外不是人。
李泰心下不忍,犹豫道:“不必如此吧?本王出面也是一样。”
房俊呵了一声,冷笑道:“殿下朝秦暮楚、两面三刀,意欲何为?”
李泰闭口不言。
他要向外界表示一个态度,但不能直接表示,因为那样就等于承认了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另有所图。
还不如什么都不做。
可看着张行成为难的脸色,又心下不忍。
房俊喝口酒,淡然道:“殿下不必觉得对张府尹不住,张府尹也不必做出这般难为之神色,说到底这件事是张府尹在为世家门阀攫取利益,世家门阀总不能只吃肉、不挨打吧?若张府尹当真觉得为难,那由我来出手也是一样,您袖手旁观即可。”
张行成打了个冷颤,心里一跳,连忙摇头:“岂敢劳烦太尉?此事虽然为难,但既然因下官而起,也理当由下官解决。”
开甚玩笑,让房俊出手?
谁人不知正是他一手导致当下世家门阀之窘状?
从太宗皇帝时候起,这厮便力主削弱世家门阀之势力,协助陛下改革科举制度看似对世家门阀好处极大,却已经掘断了世家门阀赖以维系利益传承之根本,那就是选官体系。
自曹魏之时兴起的“九品中正制”延续了两百余年,将选官制度之特权赋予世家门阀,致使这一阶段“上品无寒门、下品无士族”,门阀长久不衰、日益兴盛。
极长时间之内垄断政治资源,即便是改革之后的科举制度看似受益者依旧是“上品”士族、门阀,实则性质已经截然相反。
之所以士族、门阀子弟依旧是科举制度的得益者,是因为长久以来的教育资源垄断所造成的上下差距。但是随着印刷术的普及、造纸术的改良,县学、乡学、乃至于私塾之兴起,教育垄断再非士族门阀所能牢牢把持。
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