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历史军事> 天唐锦绣> 第1210章 无利则散(3/5)

第1210章 无利则散(3/5)

。现如今却是以这种形式分道扬镳,如何不令李恪黯然?



    放眼天下,皆是利益。



    有利则来,无利则散,何等现实……



    只是从今而后,他这位名声贤良的吴王殿下,便要报偿这种亲朋离心、拥趸退避的滋味。



    心中除去萧索落寞之外,却是并无一丝怒气。



    时也,命也。



    *****



    昆明池水汉时功,武帝旌旗在眼中。



    织女机丝虚夜月,石鲸鳞甲动秋风。



    大历年间,杜甫客居长安,他对长安城位于西南方美景昆明池不吝赞美。



    昆明池处于沣水、潏水之间,开凿于汉武帝时期,最初为征伐昆明国之用,池“周围四十里,广三百二十顷”,具备了供水首都、调洪蓄洪、训练水军、生产鱼鳖、模拟天象等多种功用,只不过到了唐朝,已然变成泛舟游玩的场所……

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

    春寒料峭,微风掠过湖面,泛起阵阵涟漪。



    房俊立在岸边一处高地,紧了紧身上的大氅,游目四顾,观察昆明池的地势。



    在他身边则是工部、将作监、京兆府的一众署官。



    李二陛下旨意将水师学堂设在长安,可是长安地处关中,虽然八水围绕河流密布,但到底河道狭窄水域有限,如何能担负起水军训练之重任?



    房俊便将目光盯上了昆明池。



    一众署官尽皆到各处测量数据,唯有房俊与马周依旧站在原处,了望阔水长天。



    马周穿着一身常服,清癯消瘦,指着波涛浩渺的湖面,说道:“汉朝辛氏所撰《三秦记》记载说,昆明池中有灵沼,名为神池,尧帝治水时曾于此停泊船只,池与白鹿原相通。白鹿原有人钓鱼,鱼拉断钓线连钩一同带着逃走了。汉武帝夜里梦见有条鱼求他把钩摘下去,第二天在池上游玩时看见一条大鱼嘴上挂着钩连着线,就摘去钩和线,把大鱼放走了。过了三天,汉武帝又在池上游玩,在池边上得到了一对明珠,汉武帝说这是那条鱼报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