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历史军事> 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> 第94章 大事开小会(2)(1/3)

第94章 大事开小会(2)(1/3)

    御书房中,率先看完纲要的李东阳抬头看向朱厚照。

    “不知陛下,此纲要是出于何人之手?”

    “其远见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。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出自朕之手,难道朕的笔迹李阁老不认识吗?”朱厚照闻言,有些不悦地说道。

    这厮不愧是老朱家的人,不要脸的劲儿和他祖宗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真就是拿来主义!

    “陛下恕罪!”李东阳道。

    “无妨,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。”朱厚照摆摆手,很是大度的说道。

    对于李东阳这些老家伙,朱厚照心中并不怎么喜欢,但同时他也清楚,这些人的能力。

    作为皇帝,是不能凭个人喜好任用或不用某个臣子的。

    一切都要从国家的角度出发。

    这个道理,朱厚照也是明白的。

    当然,他终究还是一个少年,若是被气的上头的话,是不会管那么多的。

    “谢陛下!”李东阳拱手谢恩,继续道:

    “陛下,依臣以见,此纲要于江山社稷而言,有益之处颇多。”

    纲要中首先就写了对民间进行一场大摸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并且还举了例子说明。

    且不说火炉子对于百姓的好处,还有太阳灶也是好处多多。

    太阳灶也是杨轩在民间游历期间所发现的,它主要是用碎了的镜子所组成的,其形状就像一口大锅,将镜子碎片固定在上面,用来反射太阳光,不仅可以用来烧水,还可以用来烹饪食物。

    好处非常多。

    对于百姓而言,太阳灶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节省燃料开支。

    大明得到玻璃技术已经有百年左右的时间了,玻璃镜子也出现了差不多的时间。

    玻璃本就是易碎品,这期间碎掉的不知道有多少。

    绝大多数都扔了,没有想着再利用。

    最先做出太阳灶的人杨轩没有打听到,但在山/西、陕/西杨轩却见到了不下几十次太阳灶。

    主要是在太/原城、西/安城等达官贵人聚集较多的城市周边。

    因为这些地方的消费水平高,用得起玻璃镜子的人也多,同时因为意外而碎掉被扔掉的镜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