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历史军事> 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> 第225章 继续还是撤军?(2/7)

第225章 继续还是撤军?(2/7)

,并不意味当了皇帝之后就是个明君。

    他得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,给儿孙培养几个栋梁之才出来。

    这样,他以后才能闭得上眼睛。

    “还不错,和在京师的时候相比变化很大。”杨轩回想着于谦这段时间的变化,笑着回答。

    “这就好。”

    “希望他不要辜负你的一番心思。”朱棣点点头,道。

    “我们拭目以待就好了。”杨轩道,他相信于谦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次日。

    大军再次开拔。

    明军根据斥候传回来的情报,追击鞑靼主力。

    七月,明军逼近煞胡原。

    这一路上,他们也遇到过鞑靼部属。

    不过都很少,还都是老弱。

    这是阿鲁台专门用来拖延明军速度的。

    这是阳谋。

    又两日,斥候传回情报,说是发现了一个达到了千人规模的部落。

    朱棣第一时间就派了一支轻骑出去。

    数日后,朱棣携大军到达那个部落。

    审问过后,得知阿鲁台早就已经带着鞑靼的主力跑了。

    朱棣心里郁闷,再次召集众将领商议。

    有人提议继续找,有人提议撤军。

    这两种意见,支持继续找的人很少,大部分人都建议撤军。

    五十万大军三月份出发,到现在已经七月份了。

    深入草原数千里,所携带的粮草已经消耗了大半。

    再找下去,等到粮草消耗完,几十万大军怎么回去?

    而且现在的补给线太长了,也无法保证安全。

    正是考虑到这一点,大部分人才建议撤军。

    朱棣没有表态,他不甘心啊!

    五十万大军出征,耗资甚巨,朝堂上下为此次出征忙碌了很久,就现在这点战果,根本就拿不出手。

    当然,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问题,也不得不考虑。

    他不能因为不甘心就不顾大军的安危。

    想到此处,他看向杨轩,希望他能有什么办法。

    收到朱棣的目光,杨轩也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他和朱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