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历史军事> 长生: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> 第1章 朱棣请杨轩劝降,牢中与铁铉辩论(3/4)

第1章 朱棣请杨轩劝降,牢中与铁铉辩论(3/4)

?”铁铉冷声道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你铁铉性格刚烈,一臣不事二主。”

    “可按照你的说法,魏征先是瓦岗寨李密的臣子,后来降唐,辅佐李建成。”

    “玄武门之变后,又归降于唐太宗李世明麾下。”

    “他前前后后可是跟了三个人啊,这样的人也能算是忠诚吗?”

    “孔夫子周游列国,如果说他是忠臣的话,他应该待在鲁国,忠于鲁君才是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天下读书人敬仰的是一个不忠之人啊!”

    杨轩缓缓摇头,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杨轩你胡说。”

    “孔夫子他老人家又岂是你能诽谤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就不怕天下读书人活撕了你?”

    铁铉破直接破防。

    “你着什么急啊,难道我有说错吗?”

    “我这可都是按照你的说法来的,忠臣就该先忠于君王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并没有忠于君王,魏征更是一个投机之人啊!”

    杨轩满脸疑惑,像是在问铁铉为什么生气。

    铁铉眼中闪过一丝迷茫。

    是啊,魏征他是忠臣吗?

    孔夫子也是忠臣吗?

    见此,杨轩这才缓缓说出自己的观点。

    “齐国的管仲曾说过,忠于社稷,高于忠于君王。”

    “社稷亡了,臣可以死。”

    “但若是君王死了,社稷还在,那无非就是难过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也曾说过,真正的忠臣应该忠于社稷。”

    “当君王有难时,不为他殉死,君王出逃也别为他送行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君王若听忠臣的忠言,社稷怎么会危难?”

    “反之,不听忠言的君王,又何必跟着他去送死呢?”

    说到此处,杨轩顿了顿,缓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洪武三十一年,朱允炆登基之后,曾就削藩之事问过我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我的建议是不着急。”

    “先掌权,等时机成熟,再行削藩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削藩,只削掉藩王的军政大权便足以。”

    “可他不听啊!”

    “一登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