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1章 石油的旺盛需求(2/4)
石油多的没有地方储存,都蓄积在低洼处。
胡湘建议运输白口铁皮到旧港,在当地箍铁桶。
用于存储大量的石油。
南洋一带雨水频繁,而且经常是暴雨,当地土着居民的房子,一般都是搭建在四根木柱上。
因此石油要不存储好,都会被大雨冲走。
而石油桶是铁皮密封,也不怕雨淋水泡,很适合存储石油。
“这石油南洋有多少,我们就买多少,”胡湘说道,“这油井产油不稳定,我们得有大量的储备,”
“我们青岛港炼油厂,炼出的煤油,还向宋国售卖,我们自己都不够用,”李铁钢说道,“我建议停止向他们售卖,”
青岛炼油厂,炼出来的煤油,目前售卖给宋国的价格,相当于宋国官办炼油厂生产煤油的成本价一半。
几乎是贴钱向宋国售卖煤油。
这是胡湘定的价格,胡湘不想让宋国发展炼油业。
目前宋国炼油是土法炼油,只要煤油,用作照明用,其它的都作为炼油所需要燃料,因此宋国炼油也不用煤做燃料。
尤其宋国土法提炼出的汽油,宋国认为汽油没有一点用,太容易爆燃了,就是做燃料也是不合格的,全特么白白浪费了。
“姑父,青岛港炼油厂,炼油工艺还需要在优化,”胡湘说道,“等工艺优化,炼油规模上来了,煤油的生产成本会降低的,就不会贴钱了,”
李岩说道:“要是我们的汽油车发展起来了,宋国会不会不卖石油给我们,这油车可是喝油大户,”
“我们延长县的油田,还是要增加钻井数量,只要我们有一定的石油产量,宋国就不会采取断供的策略,”胡湘说道,“延长油田钻井成本高,也要钻,就是钻不出油,也能锻炼钻井能力,只要我们有深井钻探能力,宋国就不得不依靠我们,”
目前延长县的油田,和旧港一带的油田根本没得比。
(旧港油田,在二战期间年,号称产石油六七百万吨,是二战时期,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地,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