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其他类型> 重生南宋,泼皮称帝传> 第278章 枪管枪钻(3/4)

第278章 枪管枪钻(3/4)

,通过皮带,带动车轴转起来,土机器就能转动。



    吴运铎他们没有造来复线的机器,就在地上埋了一截租树桩,前面竖着埋一块厚木板,木板中间钉个母螺丝,用一块扁铁板拧成和来复线相等的螺旋形,穿过木板上的母螺丝 ,一头安上四个刀口的刀,一头安上木柄,把刀进固定在树桩上的枪筒里,这就算是刻来复线的机器了。工作起来,握住木柄来回推拉螺旋,枪筒就刻出了来复线。



    当时他们钻一根枪管最少也要用一天的时间。



    其实目前的机械坊设备都比当年吴运铎的土法设备好多了。

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

    但是,吴运铎兵的兵工厂用的枪钻,是购买当时那个时代的钻头。



    目前山上的机械坊,还制作不出来抗日战争时期的钻头。



    历史上,在欧洲枪管制作历史上,19世纪早期,蒸汽机已经开始大量应用,火车遍布欧洲,蒸汽轮船遍布大洋时期,枪管的制作还是靠铁匠捶锻出来的。



    深孔加工是很难的金属加工工艺,尤其是长径比大于10的深孔。



    所有的步枪管都是长径比大于五十以上超深孔了,这钻头制作及工艺加工难度难度可想而知。



    历史记载:到了19世纪中期,欧洲最复杂的枪管制造工艺才获得了突破,在1836年出现金属“挤压法”,1885年德国孟内斯曼兄弟发明的“孟内斯曼法”,这两种厚壁无缝钢管制法,让枪管得以大量高效的生产。



    孟内斯曼法又叫斜轧法,这种技术用斜轧辊穿过打孔管坯,然后用轧机将其轧长,生产钢管速度非常快。



    挤压法也差不多,将穿孔过的管坯放到挤压机上,然后挤成钢管,效率不及孟内斯曼法,但可制造高强度金属管。这两种工艺都称为“热轧管”工艺,因为金属材料加热后才能加工。



    可见!即便到了电气革命开启阶段,枪管制作也不是钻床,钻出来的。



    世界第一台钻床是惠特沃斯于1862年发明的,是蒸汽革命后期,电气革命革命刚开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