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战斗力与赐名(2/4)
,追问道:「裹城郡收你家多少亩租税?」「三户部曲、九十亩。」「你和家人被征过役吗?」「不曾。」「征辽后,左右骁骑卫、左右飞龙卫将士普赐一马,你可领到?」「领到了。」王二高兴地说道:「还是母马哩。」「几岁口的?」「三岁。」「平日里养马,草料可足?」「秸秆、糠麸、秕谷、豆子混着喂,时不时再野放下,差不多够了。」「家里几口人?」「老母在堂,一妻一妾,另有儿女四人。」「过得如何?」「大女嫁人了,夫家在李家防,亦是府兵。二女说好了人家,乃本乡铁匠程牛之子。三子年十一,在家锤炼武技,四子还小,帮着家里牧马放羊,干干杂活。」「家里有多少地?」「百八十八亩又四十步。」「你父竟然没分地?」「我就两个弟弟。」王二说道:「二弟早年去了高柳镇,已是多年没有音讯。三弟给人当了赘婿,就在邻县。「令尊真楷模也。」邵勋感慨道:「家里可有存粮?」「有呢。」王二点头道:「吾儿爱用投矛,前阵子打算出些粮肉做见面礼,请同袍教导。我不会投矛,不然这钱也省下了。」邵勋脸色舒展了开来。跟在他身边的左骁骑卫长史徐铉听得汗流渎背。他几个月前才赴任,若这个府兵大口一张,说出些什么让人下不来台的话,他可要背锅的,那就太冤枉了。另外,天子问得也太细了!当然,徐铉觉得天子最厉害的是他知道问什么,他懂行。如果把太子换到此间,就不一定问得出这些东西了。兴许太子懂得还多点,如果是第三代天子,会不会有今日这一场问对都是个问题。「左骁骑卫依然堪战!」邵勋笑道,然后挥了挥手,道:「度支赐绢二匹,少府加赏二匹。」「谢陛下赏赐。」王二激动道。「你应得的。」邵勋笑了笑,然后又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了第二遍:「你应得的。」王二之后,邵勋又给二十余人亲手发赏,皆左骁骑卫石桥防府兵。发完这个,又至左羽林卫延津龙骤府队列前,又发了二十余人,随后便停下了。府兵传承有序,还能战,这一点非常好。左骁骑卫追溯其前身的话,已然存在三十年,比一代人还长,但他们的战斗力没有退化,这让邵勋很开心,因为他这些年一直想尽各种办法为府兵延寿。其实他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,大梁的府兵制度还是会比唐朝长,原因一点不复杂,历史上杨坚就意识到了:「时天下户口岁增,京辅及三河,地少而人众,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