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这是一副佚名画(2/3)
。沈愈看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看出这是哪位名家的作品。甚至连哪个朝代的也无法断定,当然,这是在没有使用眼睛特殊能力的情况下。裴玉琴问的这个问题很好。字画最讲究一个流传有序。也最看重一个名气。普通人如此。豪商如此。大收藏家如此。帝王名臣也是如此。大收藏家项元汴收藏字画往往是按照名气排列。宋徽宗的《岁安图轴》被他排在了所有收藏中的第一位。也就是千字文的第一位,天字位。你说宋徽宗的画功能比得过韩滉还是韩干?比得过李公麟还是米芾?比得过赵孟頫或者黄公望?乾隆皇帝也是如此,名气大的就喜欢。一位豪商书房挂了一张画,别人问,这是哪位名家的画作啊?豪商说唐寅的那是面上有光,但若说不知道是谁的,那就没面子了。钱既然花了肯定要买名气大的。所以作伪者为了利益最大化,往往根据作品的风格补入与之风格相近画家之款识,印章,题诗等冒充真迹出售。很多时候可说真假难辨,也让很多大收藏家打过眼。一副佚名画是不是流传有序对于其价值来说极为重要。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。因为只有被珍藏的才值钱,若古人没有收藏此画,那佚名画就卖不了高价。裴玉琴在高古拍卖任副总,又是兴庭古玩的总经理,这一点自然是门清。所以直接问此画的传承问题。陈老闻言缓缓闭上双目好似突然陷入了回忆中。过了好一会他才叹息一声,“从家里的书信以及记录大事的笔记上看,这是我高祖去京城谈生意时在一破落户家中买的。“那户人家祖上显赫,却是出了个败家子,就跟我家差不多吧,后人卖祖宗的画……”想起了伤心事,陈老又是一阵叹息。“当时我高祖花了整整一百两纹银才将此画买下。此画到手后高祖极为喜爱,可说视若珍宝。“也花重金请过许多鉴定名家看过,当时大部分掌眼师父都说是宋画,但具体是谁画的,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。”听到陈老如此说,裴玉琴脸上喜色一闪。毕竟宋画在现在来说那是无价之宝,能确定是宋画,那上了拍卖会没有低于五百万的。而沈愈却是心中一紧。宋代画鱼名家众多,有徐友,徐白,徐皋,袁义,僧传古。赵克夐,赵叔傩,董羽,杨晖,宋永锡。刘寀,候宗古,陈可九,周东卿等著名画家。北宋《宣和画谱》将“龙鱼”画作为十个绘画门类之一。甚至将其排列在山水、兽畜、花鸟画之前,可见宋人有多爱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