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格格档> 历史军事> 朕真的不务正业> 第九百九十六章 翰林院的文章,尽除空谈之风(1/10)

第九百九十六章 翰林院的文章,尽除空谈之风(1/10)

    公私论定义公私,公对私是更大的集体。

    公私的概念,是张居正基于矛盾对立且统一的特点,进行的定义,总结的过程颇为辛苦,而且因为当时矛盾说不够普及,公的概念只是停留在了衙门、朝廷的概念上。

    万历十九年九月,矛盾说已经变成了大明显学中的显学,因为矛盾说是张居正和皇帝联名推出的,是不是张居正借着皇帝的名义推行自己的学说,已经不重要了,因为皇帝认可矛盾说的方法论。

    现象、问题、原因、办法,这一基本的讨论模式已经成为了大明的主流。

    公私论的定义,已经被普遍接受,大到朝廷,小到工坊,都是公,贪腐、以权谋私、都是对公的损害。

    无论是顺天府六房书吏的小吏巨贪,还是三百里济民渠一亩十文的加税奏疏,全都是类似的公私矛盾。

    “朕幼时初读书,才智不敏,书义不明,今日再看矛盾说、公私论,仍然收获良多。”朱翊钧朱批了所有的奏疏,又复读了一遍公私论,觉得孔夫子诚不欺人,温故而知新。

    做了十九年皇帝,再看公私论,又有了许多新的收获,新的感悟,对公私之间的矛盾理解更加深入了许多。

    冯保可不觉得陛下才智不敏,皇帝接连追问,朕有惑这三个字,至今还是张居正这个天才,挥之不去的梦魇。

    能在学问上,把张居正逼到角落的人,在大明真的不多。

    张居正写矛盾说和公私论,完全是被皇帝的追问,给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,才不得不提出了新的办法论,来应对皇帝的提问。

    “陛下,翰林院在高宗伯的整肃下,风气为之一变,最近连续写了几篇雄文,臣都觉得很有必要呈送陛下一观。”冯保看陛下批阅完了奏疏,稍微犹豫了下,还是拿出了几本杂报。

    陛下已经很勤勉了,批阅了奏疏后,又看了遍公私论,理解公私之间的矛盾,这几本杂报,都是额外的加班。

    冯保当真不想让陛下加班,这眼看已经入夜了,宫里几位千岁娘娘还等着陛下翻牌子。

    但冯保思来想去,还是把杂报拿了出来,因为,有圣旨。

    陛下并不想取缔翰林院,而且非常关心翰林院整肃情况,让有了进展就奏闻,冯保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